從高空俯瞰三亞,能見度高。
在育才生態區,一個大型沼氣項目實現秸稈回收利用,從源頭上控制秸稈焚燒。
一只白鷺掠過三亞河,點起漣漪朵朵。好空氣加好環境,讓三亞成為鳥兒的“天堂”。
海碧天藍,水清岸綠。晴日里一群飛鳥掠過三亞河,點起一彎秋水,漣漪朵朵;若逢雨后,白鷺公園綠意醉人,空氣被雨水沖洗得格外清新,仿佛走進一座天然的大氧吧——秋日里的三亞,不改那為人稱道的美麗和清新……
《2020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20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創新高,達到99.5%,是空氣質量新標準實施以來最高水平。全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同年,三亞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PM2.5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遵循著“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底線。2021年,為有效應對污染天氣情況,提高三亞污染天氣應急處置能力,結合三亞實際,市政府制定《三亞市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和聯動機制(試行)》(以下簡稱《機制(試行)》)和《三亞市大氣污染研判工作機制》(以下簡稱《機制》),于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發實施。
兩項“機制”的實施,標志著三亞在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開啟大氣污染治理“三亞模式”。
分工明確+聯合監督
“在月川橋頭綠地里的河西子站站房旁,有園林工人在修剪草坪,導致監測數據有變動,請吉陽區立即派人前往處置并加強相關作業管理,使用低塵作業方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市住建局做好行業監督管理,做好相關工作以免再次發生類似情況?!?/p>
“收到,已通知區綠地所停止作業,并要求整改?!?/p>
……
在三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大氣辦)組建的“三亞大氣群”里,有關全市大氣污染的消息實時更新著。
據了解,《機制》主要由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大氣污染研究權威技術機構等單位共同實施,結合氣象預報數據,通過對常態化、異常變化時間段污染物的分析和變化趨勢的預測,模擬計算三亞市典型污染期間氣團的主要來源地區及對應的輸送通道軌跡,研判污染的因素構成,根據各部門提供的污染源數據和管控措施,評估現有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成效,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其中,市大氣辦負責統一調度和統籌協調日常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市氣象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等成員單位有自己明確的職責,各職能部門共享信息。
“造成大氣污染有諸多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制約,也有人為因素的影響?!笔写髿廪k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近幾年來看,三亞大氣污染首要的污染物為臭氧。對此,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各區各部門開展監管,臭氧和PM2.5協同治理。三亞環境空氣質量較往年有顯著改善,還得益于嚴格落實“六大專項整治”和“六個嚴禁兩個推進”相關要求。
《機制(試行)》則是針對全市空氣自動監測數據和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數據大幅上升超過分級管控臨界值時采取的管控措施,市大氣辦在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根據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信息和對策建議,發布應急響應啟動信息,各區、各部門按照啟動信息,分級采取響應和聯動措施。
積極作為+精準作為
在老三亞人記憶里,逢年過節時鞭炮聲后留下的濃煙,農村土地里焚燒秸稈、垃圾濃煙滾滾的場景并不罕見。而這些行為都是潔凈空氣的“殺手”。
2019年起,三亞通過加強宣傳動員,切實堵塞非法渠道,依法打擊違法行為。2020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工作人員在重點時間段對禁放區域進行巡查,通過路巡和車巡相結合的方式,在禁放區內開展全面巡查,對違規行為進行勸阻和正面宣傳引導。除夕夜市領導更是親自帶隊巡查禁放工作。
特殊節點要嚴,平常時段要常態化。市生態環境局要求各區建設監控系統,實現監控系統重點區域覆蓋,以加強對轄區重點交通干線秸稈、垃圾焚燒行為的監督管理。目前海棠區、天涯區已完成10套系統建設,崖州區15套正在建設中。自秸稈、垃圾禁燒工作開展以來,海棠區將治標與治本、保護與利用相結合,采取多種措施嚴禁秸稈、垃圾焚燒,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禁燒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
非道路移動機械也是大氣污染重點源頭之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一臺柴油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50-80輛中等轎車的污染物排放量,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嚴重?!斑@些物質在高溫、強光照射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p>
通常,非道路移動機械指用于非道路上,裝配有發動機為動力的移動機械、可運輸工業設備及不以道路客運或貨運為目的的車輛,主要集中在施工工地、工廠、旅游景區、機場碼頭等區域。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各主管部門對高排區內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情況開展監管,定期組織各部門對施工工地、廠區、景區進行檢查,把違反規定使用高排放及排放不達標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移交相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上有對策+下有行動
近日,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育才分局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對轄區內各個建筑工地進行執法檢查。執法過程中,執法隊員發現有的建筑工地存在黃土裸露、渣土未覆蓋、工地未設置圍擋、工地出入口地板未硬化、工程車帶泥上路等問題,當場予以查處。
目前,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育才分局堅持每周至少對工地檢查一次,建立常態化執法檢查制度,共檢查31次,約談建筑工地7處10人(次),立案查處工程車帶泥上路行為1宗,罰款兩萬元,充分保障“三亞后花園”空氣質量優良水平。
與此同時,根據兩項“機制”天涯區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抓好建筑施工揚塵污染整治。天涯區建立建筑工地揚塵工作群,及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加大道路灑水、清掃頻次。依法查處拋灑滴漏、帶泥行駛、冒頂裝載、渣土遺撒等不環保行為。僅近期已累計檢查工地40余家(次),累計對8個項目下發整改通知。
整治油煙亂排放。持續開展餐飲服務行業油煙整治工作,督促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引導燒烤攤點入室經營。
狠抓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開展機械尾氣檢測,推進機械備案登記工作,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區已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備案登記1428臺。
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強化網格化管理機制,通過無人機高空監控與巡防員地面巡查相結合的方式,擴大巡查覆蓋面。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各村委會全力抓好秸稈、垃圾禁燒工作,形成合力。落實秸稈清運處理工作,推廣綜合利用秸稈技術,從源頭上控制秸稈焚燒。
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行動。將“散亂污”企業整治任務責任到部門、具體到人。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整治清理,按照“兩斷三清”的要求,關停取締24家“散亂污”企業,并持續開展“回頭看”,嚴防死灰復燃,確保轄區空氣質量不斷改善。
……
其他區也根據兩項“機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機制”,健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確保監測數據穩定可靠。組織技術力量,全天候監控空氣質量數據,對異常數據第一時間進行會商、研判分析,為應急響應管理提供技術保障支撐,精準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根據大氣污染研判結果,及時發布啟動和終止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信息,各區、各有關部門按照聯動機制分級響應措施對應地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應急管控工作,確保第一時間將污染源的排放控制在最低水平,助力全市應對污染天氣影響,保障三亞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為市民游客創造清新空氣環境?!痹撠撠熑吮硎?,將學習各地先進經驗做法,不斷提升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和聯動工作管理水平,強化監測、研判、預警、響應、聯動全鏈條工作機制,推動大氣污染精細化管控,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同時,在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使三亞環境空氣質量向世界領先水平邁進。
(劉盈盈/文 李學仕/圖)